虹雨小说 > 历史军事 > 五代十国的经典故事 > 第449章 安重诲的末日4

第449章 安重诲的末日4 (第1/2页)

推荐阅读:

这是个关键的时间节点931年2月:两川战事愈发恶劣,西川孟知祥攻克夔州,势力与荆南接壤石敬瑭不奉圣诏,擅自撤兵淮南徐知诰完成了权力过渡,顺利把持了南吴政权,钱镠的吴越国与后唐暂处于断交关系……

一旦西川孟知祥与淮南徐知诰结成同盟,荆南这个反复无常的小人一定会加入其中,随后整个长江流域就将结成“反唐同盟”,在西川和淮南的牵头下,重新完成长江以南的势力整合,中国大地上将再次上演“三国演义”,唐、蜀、吴。

李嗣源必须祭出安重诲了。

在解除了安重诲的职务后,李嗣源首先召见了李从珂,父子俩抱头痛哭,李嗣源流着眼泪对李从珂说道:“咱爷俩差一点儿就再也不能相见了!”随后,提拔李从珂做禁军大将军。

紧接着,李嗣源下诏恢复钱镠的一切官职爵位,派高级官员出访吴越国,告诉钱镠,之前让他退休的命令,是安重诲假传圣旨。

王德妃也是在此刻被提升为“王淑妃”淑妃,是妃嫔等级中最高的级别,原来的“淑妃”曹氏已经升为皇后。

李嗣源的皇后是曹氏,为人谦虚内敛,极为低调,人老珠黄,并不受李嗣源宠爱,她也知道李嗣源最喜欢王德妃,于是在议立皇后时,曾谦让于王德妃,理由是自己体弱多病且不善应酬交际。

王德妃有自知之明,不敢擅行颠倒嫡庶之事,于是坚决辞让。最后曹淑妃册封为曹皇后,现在王德妃就顶替成为“王淑妃”。

败军归来的石敬瑭,不但没有受到任何处分,反而兼任六军诸卫副使,成为了禁军副统帅。

出卖安重诲的朱弘昭,也荣升宣徽南院使。

而宣徽北院使,则由宦官孟汉琼来担任。

李从珂、王德妃、石敬瑭、朱弘昭、孟汉琼……安重诲的政敌全都升官,掌握了更大的权力。

特别是孟汉琼和王德妃,两人几乎就是李存勖时期“抽爹算计刘”与宦官势力的转世投胎。

安重诲秉政时,虽然刚愎自用、党同伐异,但在对待工作时也是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但凡宫廷的开销稍微超过预算或存在不合理之处,安重诲都要予以驳回,并上奏李嗣源。所以在安重诲执政时,宫里“三公消费”的乱象几乎绝迹。

而如今,孟汉琼直接绕过枢密院、三司,直接支取中央国库,甚至连张白条都不打,只是孟汉琼的口头命令而已。

被王德妃、孟汉琼挪用的公款多到无法统计。

而枢密使范延光、赵延寿,则是亲眼目睹了安重诲的遭遇,对于王德妃、孟汉琼的公然违反乱纪,都只能睁一眼、闭一眼,在讨论国家大事时,更是唯王德妃、孟汉琼马首是瞻,唯唯诺诺,只求保命。

安重诲之前就曾提出过,求一个军镇给自己养老,远离政治斗争的中心,安度晚年。现在,他有了河中护**,那他可以如愿吗?

呵呵。政治斗争向来是你死我活,哪儿有中途退出的道理?

朝廷杀了一个叫安希伦的宦官,罪名是“受安重诲秘密指使,窥伺皇帝起居”。

窥伺皇帝起居,就是刺探皇帝的身体健康状况及出行规划,一般来说,这不是臣子对皇上的关心,而是谋反的迹象。

敲山震虎,宣判书里说的明明白白,这家伙是受安重诲指使,从犯已伏法,主谋安重诲还能逃脱法律的制裁吗?

安重诲大为惊恐,于是赶紧上疏,请求辞去河中节度使。

李嗣源批准,让他以太子太师致仕。

就在李嗣源下诏批准安重诲辞职的当天,安重诲在京师的两个儿子安崇赞、安崇绪从京师出发,赶赴河中。

兄弟俩刚进家门,就把安重诲吓了一跳。安重诲大惊失色,惊呼道:“你们怎么回来了?”

有的史料说他俩是因恐惧而私自逃回。实际则是被人设计陷害。

按照惯例,领兵在外的将领或大臣,都要把家眷留在京师,表面上是主公赐给的特权,在首都给将领子弟安排一个公务员的工作,实际则是扣为人质,以防大将阵前倒戈叛变。因此,私自迎接家眷到前线或所辖军镇,是一大忌讳,是谋反的重要罪证。

朱珍在曹州时就因私迎家眷而使朱温生疑猜忌,并最终挥泪斩朱珍李嗣源的长子李从审也是被李存勖留在身边,并因“明宗入魏”而惨遭杀害孟知祥把家眷从太原私接到成都,因为他真的要造反……

如今,两个傻儿子被人忽悠到河中,这不明摆着是自己“谋反”的铁证嘛!

安重诲都来不及臭骂两个傻儿子,第一时间把这俩蠢货捆起来,写一封奏章解释来龙去脉,向皇上表忠心,然后派亲信携带奏章、押解着两个儿子,速回京师澄清事实。

第二天,一个与安重诲关系较好的宦官来到河中,见到安重诲之后,立刻放声痛哭,久久不能平复。

那种不详的预感越来越强烈了,等这位泣不成声的宦官慢慢喘匀了气,终于说出了一个晴天霹雳:有人告你谋反,皇上已经紧急征调陕州保义军节

最新小说: 阿兹特克的永生者 我怎么还活着? 东北出马笔记 大明流匪 抗战:从八佰开始 人在南宋,我与蒙古争天下 一号狂枭 吐槽节目:我怒怼百万家长 美利坚胜者为王 三国骁雄韩遂 五代十国往事 大明:百岁修仙者,朱元璋亲爹 汉末圣人 留里克的崛起 大秦:朕乃嬴政,开局加入聊天群 皇城司第一凶剑 奋斗在沙俄 修仙,从抢夺主角机缘开始 盛唐挽歌 明末文豪从抄书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