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雨小说 > 历史军事 > 五代十国时期历史事件 > 第862章 杯酒释兵权

第862章 杯酒释兵权 (第2/3页)

推荐阅读:

记载是北宋的《丁晋公谈录》和《王文正公笔录》,但《谈录》记载的只是赵匡胤与赵普的一段对话,大意是赵普劝赵匡胤解除石守信、王审琦的兵权,而《笔录》则较为详尽地记载说赵匡胤召石守信等人喝酒,并在酒桌上说了上文那番掏心窝子的话,随后石守信等人就交出了兵权。

司马光的《涑水记闻》则更加具体化,说在宴会的第二天,石守信等人就称病辞职。这种说法也成为我们最为熟知的版本。

于是,有人提出,这三段记载存在矛盾:《谈录》只说罢免了石守信、王审琦的兵权,没有其他将领,而且也没有请客喝酒;《笔录》则说除了这二人之外,还有其他将领,并且有酒局;《涑水记闻》则绘声绘色地描述了宴会的详细情景,仿佛作者就身在其中。

司马光的《资治通鉴》止步于大宋建国前(959),后来他也想往后续写,《涑水记闻》实际就是他为续写《资治通鉴》做的资料汇编。也就是说,司马光在写这本笔记的时候,是公元1084年《资治通鉴》成书之后,距离“杯酒释兵权”已经过去了124年。

所以,有学者指出,司马光怎么可能知道“杯酒释兵权”那场宴会的情形,还写得如此身临其境?年代久远而愈发详细,显然不可信。

三份史料在记载的内容上依次递进,情节也逐渐饱满,更像是民间小说、评书演义的创作过程。

理由之二:赵匡胤的态度

按照《谈录》的记载,赵匡胤在听了赵普的一次劝告后,就着手操办罢免石守信等人兵权的事;《笔录》则说赵匡胤是在赵普多次苦谏之下才不得已而为之;《涑水记闻》则说是赵普与赵匡胤的共同谋划。

三份史料中,赵匡胤有三种截然不同的态度。

理由之三:将领去就不同

在三份史料中,对于石守信等人在交出兵权之后的身后事,也存在三种不同的说法。有的只说交出了兵权;有的说外放到地方做藩镇节度使;有的说挂闲职在家。

理由之四:对“杯酒释兵权”的解读不同

有的观点认为只是收缴了石守信等人的禁军兵权,而有的则认为“杯酒释兵权”是赵匡胤大规模削藩的一个代表事件。

理由之五:权威正史没记载

这才是最令人感到震撼的,也是最匪夷所思的,妇孺皆知的“杯酒释兵权”在北宋史官编修的《太祖实录》、《三朝国史》中竟然没有记载,而元朝史官在编撰《宋史》的时候,就以《太祖实录》和《三朝国史》为重要参考,因此也没有记载此事。

换句话说,权威正史中根本没有“杯酒释兵权”的记录!

这也是杠精学者们最引以为傲的“铁证”,正史中没有记载,野史中又互相矛盾,所以这事儿根本就不存在,完全是人们捕风捉影的杜撰、演绎。

他们说的言之凿凿,但实在不可理喻。

尽信书不如无书。

史籍上白纸黑字有记载的,不一定是真的,比如各位帝王的《走近科学》系列栏目;没有记载的,也未必不存在,比如史书中没写帝王将相们上厕所,难道他们都是貔貅?

之前我们剖析过很多历史重大事件,其实它们都鲜有直接的正面描写,还不是我们综合分析各种间接史料,再加上合理推测从而得出一个较为令人信服的所谓真相嘛。

在正史中,赵普多次劝谏赵匡胤解除翊戴功臣们的兵权,赵匡胤一开始是不屑一顾的,后来才开始认真考虑这个问题,再到最后的落地实施,期间大概是一年半的时间。

据记载,赵匡胤非常信任石守信等人,不相信他们有朝一日会谋反,因此对赵普的劝谏置若罔闻,直到有一次,赵普用“陈桥兵变”打动了他,赵普说我也知道石守信等人不会背叛陛下,但据我观察,他们几人都不是善于统御部下的人,万一哪一天他们的部下也把黄袍披在他们身上,到时候可就由不得他们了。赵匡胤听后默然,随后便有了“杯酒释兵权”。

赵匡胤在酒桌上说的话也跟赵普如出一辙。

另据《宋史·石守信传》记载,赵匡胤在收缴了石守信等人的兵权后,想让德高望重的功勋老将——符彦卿,来接管禁军,镇场面。符彦卿前文已有多次介绍,他的两个女儿都嫁给了柴荣,目前小女儿“小符皇后”被尊为周太后,与柴宗训相依为命。

赵普又是数次苦谏,而赵匡胤又不肯听。让符彦卿掌握禁军兵权,已经进入正式流程,甚至诏书草稿已经交到了相关部门,只要签字盖章就可以对外公布、正式生效,就在这紧急关头,赵普冒着生命危险,越权将诏书拦下,揣在怀里,然后去见赵匡胤。

赵匡胤一看是他来了,立刻不耐烦地问道:“又是为了符彦卿的事儿吧?是的话就闭嘴,朕不听。”

赵普摇摇头,“非也,有别的事儿。”

赵匡胤这才收了怒容,君臣二人讨论了其他的事情。等讨论完了,该散会的时候,赵普从怀里掏出诏书,“还有一个事儿……”

赵匡胤叹口气,“我就知

最新小说: 阿兹特克的永生者 我怎么还活着? 东北出马笔记 大明流匪 抗战:从八佰开始 人在南宋,我与蒙古争天下 一号狂枭 吐槽节目:我怒怼百万家长 美利坚胜者为王 三国骁雄韩遂 五代十国往事 大明:百岁修仙者,朱元璋亲爹 汉末圣人 留里克的崛起 大秦:朕乃嬴政,开局加入聊天群 皇城司第一凶剑 奋斗在沙俄 修仙,从抢夺主角机缘开始 盛唐挽歌 明末文豪从抄书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