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泉之地在招兵买马,但外面却烽火连天,征战不断。
曹彬分兵四路,一支兵马镇守金陵城,看守这些大臣官员,要准备再次送往大宋京城去。
其余三路,分别由曹彬自己、潘美、李继勋各带精兵两万,从金陵城开始南下,征讨南部的疆土。
可以说,现在金陵城破,沿江的一些城池,如池州、江州、鄂州城被攻克,但是,这些疆土加在一起,只是南唐五分之一。
还有五分之四的地盘,根本就没有宋军踏足。
这个南唐灭亡实在有点奇葩,首都选择了繁华的金陵城,只有一条长江天险而已,只要城破,直接亡国,但是唐国南面还有十几个州城,数十个县邑等,完全还有抵抗的力量,就被李煜放弃了。
可以说,这就是李煜和李家皇室的目光短浅,没有战略目光。
在历史北宋灭唐之战,如果李煜能够迁都到洪州,在南唐在腹地众,要么宋军长驱跋涉深入南唐的赣皖地区作战,但行军困难,到处是山麓和荆棘,水泽也多,夏天温度高,而且雨天多,北宋的士兵根本就不适应,南唐完全可以以逸待劳,边打边退,拖垮宋军的。
即便李煜没这个脑子,也可以让自己个皇弟,赶往洪州、筠州、袁州、剑州、信州、虔州、吉州、抚州、汀州、饶州等任何一个地方去,聚集兵马,哪怕皇城丢了,李煜被俘虏,但他的皇弟、皇侄、大皇子等人,也都可以在地方趁机登基,重新打着南唐的旗号继续跟北宋抗衡,而不是被人家一锅端了。
这南唐皇室,得多没脑子,才会选择所有皇族的人,都在金陵城等死,在最靠近北宋边界的地方立都城,不根据形势而改变,这是多么愚蠢的行为。
南唐那么快覆亡,跟南唐李煜和李氏宗族愚蠢分不开,怨不得别人,完全咎由自取,傻叉国策而已。
如今,曹彬带兵攻打饶州,这里有南唐册封的安化节度使吴文远,镇守饶州,有安化军三万,与曹彬大战起来。
李继勋、刘光义带兵攻打信州,而信州刺史则守城一战,双方也陷入对峙。
第三路,由潘美带兵深入,南下去攻打歙州,这是安徽南部,以产徽墨、歙砚著名。
此时卢绛率残兵从宣州逃到了这里,与歙州陶泽刺史一起合作,共抗宋军。
歙城曾经也是兵家常争之地,当年大唐景福二年公元893年八月,大唐淮南节度使杨行密眼见部将田頵久攻不下歙州,经过认真考虑,接受了歙州刺史裴枢提出的只要不杀害百姓,自己就退出歙州回长安的议和条件,同时派遣自己的部下,时任池州团练使的陶雅出任歙州刺史,以巩固这块新得到的地盘。
只是谁也没有想到,陶雅到了歙州后就再也没有挪动过窝,直到天佑十年死于歙州刺史的任,整整治理二十年。
在那二十年间,大江南北,军阀混战不休,地方州县频繁易主,然而,在这乱世之中,歙州却一直归属杨行密的南吴政权,而且在有西部饶州钟传、东南钱塘钱镠、独据婺源的汪武,三面强敌环伺的情况下,歙州不仅能够自保,还能主动出击为杨行密争夺地盘,最后还是杨行密重要的后勤保障枢纽,这一切都是陶雅的功劳。
这个节度使陶泽,就是陶雅的后人,陶家也是当地的豪门大族,几代为官,多是地方刺史、节度使。
所以,陶泽就跟卢绛说了,城内粮草充足,杰出俊杰不少,都可以征兵入伍,跟宋军力战到底。
卢绛感激说道:“多谢陶大人了,大宋灭亡唐国,导致许多百姓家破人亡,我们誓死不降!”
陶泽拱手道:“卢将军不必客气,我陶家几代镇守歙城,国难当头,自当为国效力!”
卢绛老将军看着中年的陶泽,说道:“陶公以前便是南吴大将,担任歙城刺史之后,治理的井井有条,当时传为佳话,哪怕李唐立国,对陶家也是恩宠有加,一直让陶家担任歙城的刺史、节度使,实在难能可贵啊!”
“全凭官家信任!”陶泽谦虚说了一句,眼神中闪过复杂神色。
就在两日前,陶泽已经接到杨吴复国组织的密信,是胡忠贤替代杨灵儿写的一封密函,盖着杨吴新造玉玺,劝陶泽重归杨吴。
毕竟,当年陶泽的曾祖父陶雅,就是杨行密麾下的将领,深得信任,算是嫡系。
陶家门风严谨,曾时刻以吴臣自居,投降李唐也是无奈之举,毕竟李昪从徐温手中篡权,然后废掉了南吴皇帝,建立唐国,整个朝堂顺利过度,当时陶家孤掌难鸣,没有能力反抗李昪的大势。
如今,杨吴后人找到了他,加南唐皇族不复存在,唐国疆域四分五裂,许多唐国的刺史、节度使、地方官都在茫然,是力战到底,还是归顺大宋。
如果是力战到底,连一个李唐皇室子弟都没有,都没有复国旗号可打,有点名不正言不顺,难以壮大,联合其它刺史坚持到底,给彼此复国的希望。
但现在不一样了,杨吴的后人有消息了,这也是一个精神支柱,跟随吴国复立,便是从龙之功,也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