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也纳,美泉宫。
最近弗兰茨有些头疼,那就是劳舍尔大主教整天来找自己忏悔。
所为的不是其他事,而是请法国人去中美洲联邦平叛的事情。
法国在中美洲这些年不但半点好处没捞到,还搭进去了上亿法郎的军费和上万法国士兵的性命。
只不过法国并不是唯一的受害者,中美洲联邦更是由于连绵不断的战事,让收入锐减,人们生活苦不堪言。
当然法国人也不是全无斩获,比如起义军的首领卡雷拉。法国人希望通过审判卡雷拉来结束这场战争,同时拿走自己应得的好处。
但是前中美洲联邦总统拉莫桑再次展现出了他的天赋,拉莫桑带领自己的追随者包围法国人的监狱随即闯入监狱,在没有经过审判的情况下就将卡雷拉处死。
拉莫桑的做法让法国人十分不齿,但是为了其许下的厚利,只好暂时忍了。
之后拉莫桑再次开启了自己的恐怖统治,采取了比他被赶下台之前更加激进的策略。再加上还钱的压力,拉莫桑开始了大面积的清算。
他之所以这样做,当然还有出于稳定统治铲除异己的考虑。就在拉莫桑觉得自己即将重回巅峰的时刻,叛乱再起,更大规模的内战爆发了。
和弗兰茨之前的判断一样,所谓的魔鬼卡雷拉不过就是一个猪倌而已。拉莫桑的统治才是祸乱之源,今天可以一个猪倌造反,明天就可能有一个羊倌造反。
但不得不说,法国还是很讲信誉的,就算是这样都没有让那个拉莫桑突然失踪或者暴毙什么的,反而是国王路易菲利普还赐予了其法国爵位。
但其中输得最惨的莫过于天主教会了,在拉莫桑改革之前他们拥有全国70的土地,哪怕是改革之后他们也作用全国25的土地。
不过内战打到今天,中美洲联邦教会的土地已经不到全国的5了,无数的教堂被烧毁,教士被屠杀,修女被迫嫁给当地土著。
这些人只能向法国和奥地利的教会求援,当然他们也去过罗马,但是却付不起高额的见面费只能作罢。
没错此时的教皇格列高利十六世是一个非常贪婪的人,在他的统治下整个罗马教廷的一切都是明码标价,此时中美洲联邦的教士自然不可能还有钱得到教皇的垂青。
此时的法国教会也是骑虎难下,很多人都以为战争会很快结束,他们就能像奥地利教会一样控制整个联邦,甚至建立一个教权国之类的。
很多教会高层都在拉莫桑身上下了重注,所以此时就处于了一个进退两难的境地,如果现在换代理人,那么之前的投资就前功尽弃了,而且就算换了也不一定会有改变。
但是不换拉莫桑,他的种种行为又让教会看不到希望,还要忍受同行的指责。
当然法国政府之所以会不遗余力地去打这场令人糟心的战争,并不是因为教会的影响力,基佐南北夹攻墨西哥的策略。
先对付墨西哥几乎是一个必然的选择,因为美国太大,而且有一支不俗的海上力量,再加上美国和英国、奥地利等国都有贸易往来,这让法国也不敢轻举妄动。
不过现在法国又有了新的目标,那就是拉普拉塔总督区也就是后世的阿根廷。这里本来应该是西班牙的地盘,后来也和墨西哥一样趁着西班牙衰落独立了。
但此时法国和西班牙已经结盟,路易菲利普的小儿子更是和西班牙女王已经订亲,那么帮“亲家”来解决一下内部问题就成了一个不错的借口。
其实法国之前就和阿根廷发生过冲突,阿根廷想要实施贸易保护政策,此举激怒了法国便直接派舰队封锁了布宜诺斯艾利斯。
南美的“战争之王”胡安曼努埃尔德罗萨斯,只能满足法国的要求以换取和平。当然这还是英国在其中斡旋,要不然就不只是围城、封锁那么简单了。
比起丛山峻岭、穷乡僻壤的中美洲联邦,阿根廷联邦可以用人间天堂来形容,超多的矿区,加上超大的牧场,丰富的资源让人垂涎欲滴。
而且胡安曼努埃尔德罗萨斯的统治并不稳固,这位战争之王四处开战,对英、法却是卑躬屈膝,更让国内反对派无法接受的人,罗萨斯居然和阿根廷的宿敌巴西人同流合污。
以恩特雷里奥斯高官胡斯托何塞德乌尔基萨的反对派秘密和法国接触,希望可以借助法国人的力量来推翻罗萨斯的统治。
他们的逻辑很简单,那就是因为巴西和奥地利接触,那阿根廷就该和奥地利的死敌法国联手,反正他们不能和巴西人做出相同的选择。
得知消息的基佐和路易菲利普必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毕竟阿根廷可比墨西哥和美国弱多了。
别看阿根廷的面积是法国的四倍,但是人口只有不到法国的五十分之一,只有60多万人。
这样一块到嘴边的肥肉,法国人又怎么能忍得住,于是乎国会便要求军方尽快结束这场代价高昂的战争。
但这种治安战不是你想结束就能结束的,因为就算想签和平条约都找不到人